第一次买房千万别踩雷,这10条建议全都是肺腑之言,帮你少走弯路
很多人第一次买房基本都是刚需房,好不容易凑够的首付和装修费,千万不能在选房子上踩雷,下面这10条“刚需买房”的建议一定要好好看,全都是过来人总结的肺腑之言,可以让你在买房上少走一些弯路。
1、刚需房,地段很重要
既然是“刚需”,那就要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比如交通的便利性,出门步行500米左右要有地铁和公交,步行距离最好不要超过800米,不然出行不方便;
买房子就是买生活,周边的生活配套要尽可能的完善,除了医院、学校以外,最好在1公里内有大型商超和菜市场。
要满足这些刚需要求,那房子的地段就很重要;千万不要听信销售说以后的规划和建设,以后的都是未知的,眼前看到的才是最实在的。
2、不要只看价格
不管买什么,都不能完全只对比价格,尤其是买房这种大事,低价没错,但是更应该关注的是“性价比”,房子的优点和缺点全都要了解清楚,然后再做横向对比,利大于弊才是你选择它的时候。
另外,买房子除了房子本身的价格,还要考虑契税、物业费、维修基金、装修改造费、月供和利息。
3、长远看,房子保值比增值更重要
房子作为一个家庭的大支出,它除了居住属性外,本身还是一项资产;每一个买房的人,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都希望以“低价”买入,将来能以“高价”卖出,但是未来几十年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就比如当下的房地产行情,去年买的房子,今年就降价了,但是可能明年又涨回来了;而房子也会“衰老”,等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以后,你现在的房子能够实现保值,那就已经赢了。
4、房子的流通性
对于第一次买房的人来说,后期过个十来年或者五六年后大概率是要拿它再置换一套大面积的改善住房的,那就要考虑当下这套房子在几年后是否能更顺利、更快的卖出,所以房子的流通性很重要。
比如老城区内很破、很便宜的住宅,远郊的房子,户型特别差的房子,最好不要碰,自己住着不舒服,以后也不好转手。
5、户型、朝向和楼层
刚需房就要考虑三代人同住或者一家四口居住对房间数量的要求,这样考虑的话,房子最少应该是三居室,那89㎡的紧凑型小三房就更合适。
另外,房子的主朝向也就是客厅和主卧一定要是南向,北向的话采光不好,住起来不舒服;选房子的时候,楼层也很重要,最好避开槽钢层、腰线层和设备层。
6、尽可能的选现房
第一套房建议大家选现房,在新房和二手房之间不要执着于前者,如果新房不是现房的话,它的交付是有风险的,毕竟现在烂尾楼太多了,拿到钥匙之前一切都没有定数;
而二手房,不管是房子的实际情况、小区的现状、物业的管理、周边的配套都已经很成熟了,考量的时候也能更方便。
7、买房就是买配套
刚需房的配套很重要,但是要分清楚哪些是有价值的配套,哪些是无价值的假配套;比如学校、商超、菜场、地铁、医院这些是有价值的好配套;而高铁站、飞机场、游乐园之类的都属于没有价值的假配套,对房子的保值升值影响不大,只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8、别碰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是指公寓和商铺,好不容易凑够首付买的第一套房子千万不要选这两类房子;虽然这两类房子对买房的限制很小,但是它不适合用来居住,只有40年的产权,水电都是商业性质,还不通燃气,不能落户等,缺点实在是太多了,最重要的以后难出手。
9、不要执着于“学区”
很多人的第一套房子基本都是婚房,买婚房就会考虑以后孩子的上学问题,“学区”就成了房子的加分项,但却不是必选项。
如果你暂时三五年甚至十来年内都没有要入学的孩子,那学区于你而言就没那么重要了,没必要因为一个“学区”在房子上花更多的钱。
现在的出生率不高,再加上很多城市规定教师要轮岗还有学区的改革、学校的合并,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也许七八年后,学校都可以任选了呢。
10、不要盲目追求大户型
如果你的买房预算有限,千万不要为了大户型选择远郊的新房,这种房子不管是销售说以后配套会多完善都不要选,未来的规划都是在变动的,今天承诺的可能明天就变了,别把自己好不容易攒够的房子钱“套牢”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里。
写在最后:
买房千万不能着急,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尤其是婚前买房,一定要擦亮眼、管住手,多看多选总归是没错的,房子就是以后的家,买到好房子才能住的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