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初,我写过一篇文章,详细论述了近年长沙新房的面积段的变化(详见为什么投资尽量别选大户型?),并对未来的新房面积段销售做了预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年后回过头来看,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完美贴合,其中今年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江山境的143户型和缦云的162户型。
从户型面积段的角度,按照我的划分,应该分为典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供小于求紧俏,供大于求滞销,供求相对平衡。
第一阶段,供小于求紧俏,从2021年底的标志性事件,华润长沙悦府开盘的开盘开始算,长沙进入大平层改善元年。具体表现就是大平层去化快,大户型相对小户型溢价高。而2023年进入四季度后,基本可以说第一阶段可以说完全结束了。
第二阶段,其实从2023年4季度就明显表现出来了,我们还是从2024年算起,这个阶段预计会持续2024全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由于开发商普遍卖大户型博溢价,供给会远大于需求。具体的表现为大户型去化速度显著下降、大户型的溢价逐步回落接近小户型,甚至在特定项目上出现倒挂。
第三阶段,预计2025年后,整体市场进入相对平衡。
上面的划分,都是有依据的。根据克尔瑞的数据,见下表,即长沙自2016年上涨潮以来的新房供应面积段分布。下面的数据有以下特点:
(数据来源:克尔瑞)
一、四大户型占据绝大多数供应量:长沙市场典型的户型为115三房、143四房、190大平层、200-350大平层四档。这四档在2020-2023年四年中占到了合计供应的75%、78%、80%、84%,预计2024年这个数据将稳定在85%左右。
二、大平层户型供应见顶:近四年,大于180平以上户型的供应在2020-2023年四年中占到了合计供应的5%、11%、19%、25%,复合增速达77%。这个增速铁定已经见顶,我预测2024年将回落至20%左右。
三、中平层(160-180平)供应将迅速攀升,标准四房(130-160平)占比仍将提升:中平层是目前市场上的稀缺产品,我预计2024年肯定会突破10%,而标准四房也将由近几年稳定的32-35%提升至40%左右。
四、110平以下户型占比还将继续萎缩,110-130平户型保持稳定。
基于以上的预测,我对购买产品的建议和去年仍旧保持一致:
最核心的,肯定是130-160这个面积段,仍旧是流通的主力。其中优选143平的住宅,是流通和保值的首选(当然,具体项目要结合项目情况来看,比如不利因素以及价格因素)。当然,143这个面积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做高层纯板楼,公摊太大;做非纯板,产品过时。那么,当它通过小高层或者洋房方式做出来,公摊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基本上就是最优选了。
而160-180户型(一般是165平左右),是改善群体应该重点关注的。住宅到了180-200平(一般是190平左右),总价接近400万是一个过不去的坎,这个数字已经超过长沙这个城市的能级了。165平左右,做四房能保证主卧和客厅基本达到改善级别。
以上两个档次,是置业的首选,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比较适合。
至于其他户型,比如190这个户型,问题就在于接近豪宅面积段,但公摊决定了其客厅满足要求则卧室必然小(参见目前在售的190户型),或者其他大了,餐厨要受限(比如缦云)。而115这个户型则是不适合做纯板楼,当然,刚需嘛。但长沙的房价太低,115还是普通人都能上得起,未来刚需投资性会弱一些。
当然,如果说165甚至190都不够住,那买200+300+的呢?纯豪宅,在目前产品迅速迭代的背景下,除了S10这种地段稀缺的还不好判断,其他的靠品质打的豪宅,未来品质溢价会显著降低。如果房价涨了,更是由于总价迅速上涨会导致接盘人数指数级下降。所以,豪宅当消费品自住,可能更合适。
第二点是改善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大的问题。过去十年,长沙是基本不做大面积豪宅的,有的大面积也只是小区内搭售的一些,整体的量在整个城市屈指可数。但2021年起,有不少小区最小户型都190起,2023年,将更为明细,主城区好一点的地,人家压根就不打算做老户型了。这里面就带来了供应量是否能够平衡的问题,前两年,大户型一可以比小的卖的高一点,二都需要抢,现在这个趋势在弱化,未来按这个逻辑做下去,很有可能颠倒过来。当然,开发商发现不好卖了,自然会减少大面积产品占比,但到那时候,已经是市场供大于求了。
第三点是,对买家来说,心理因素的考量不可或缺。除了部分资源禀赋奇特的少数楼盘,大部分买家购买改善盘是有“处房”情节的,上海那是没得选,在长沙近十年都还会有得选的情况下,这会使需求量进一步承压。事实上,任何房子,它的黄金生命周期只有最初10年,刚需房更短,豪宅长一些;在黄金生命周期过后,很多业主就会逐渐搬离,租户或者二手业主增加,小区品质就会逐渐掉落,这是避免不了的客观情况,所以,做投资是为了交易,你不得不考虑购房者心理的因素。
最后,感谢克尔瑞提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