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心挑好房 先上幸福里
打开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阿松评楼
阿松评楼
2年前

曾经,很多来武汉的外来务工人员,会选择住在城中村。


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宜。至于便宜的理由,就可想而知了,居住环境不好,甚至跟现在农村的居住环境都没法比。


武汉的城中村已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而日渐减少,许多三环内较大的城中村都经过拆迁,已经消失在许多人的视线中。而如今,三环内业还剩下了一些城中村,它们的现状又是如何?今天“武汉阿松”就来扒一扒武汉城中村的现状。


01.IN WUHAN

武汉最大城中村——华安里

即将迎来部分拆迁


武汉目前最大的城中村——华安里社区,因为要修地铁12号线复兴村站,需要拆除一部分。


华安里被称为“武汉最大”的城中村,大不在地段,而在人流,约1.08平方公里的地方,最夸张的时候建了2000多栋私房,巅峰时期有多达近10万人蜗居于此,存在的时间,可能得用“好几代人”来计算了吧。


华安里东连常青路,南临京广铁路线,西接张公堤,北靠常青公园,在二环边,从地图上测距,它距离汉口火车站不足1公里。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京广线、汉丹线、武康线横直交叉穿过,把华安里圈在一个相对与外界隔离的位置。


住在华安里的,几乎都是外来人口。在这里,三四百一个月就可以租一个单间,对初来乍到人非常友好。因此,这里也成了全国各地人口的聚集地,人口密度大,鱼龙混杂,也很容易滋生问题恶,很管理难,成了安保的重点监测对象。


在华安里的入口,扫黑除恶的警示语相当显眼。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从常青路拐入华安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熙熙攘攘的人流、低矮的平房、密密麻麻的电线,你如果指着图跟别人说,这是武汉,几乎不会有人相信。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进出华安里的路只有一条路,就是下面这个涵洞,涵洞仅能容一辆车通过,在涵洞的上方便是铁路,而在涵洞入口处装有一个显示屏可以看到对面是否有来车,不熟悉的司机来这里肯定会找不着北。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看了下面的图,你就知道为什么华安里房租便宜。两栋楼直接几乎没有楼间距,夸张的打开窗,互相伸个手都能碰到,传说中的“握手楼”。即使是大白天,在这种小巷里也没有阳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漆黑的道路在华安里随处可见,不愧是《南方车站的聚会》取景地。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每栋楼下都有这样的自动洗衣机,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用。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在狭窄巷子里有菜摊、有加工好的食物成品摊,服装店、干洗店、花店、餐馆、维修店,甚至还有几十年前才存在的澡堂……基本上你能够想象到的,生活中可能需要的,这里都有,而且门店非常密集。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信息栏上贴满了工厂日结的工作,好像不用面试就可以有班上。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一份外卖随随便便二三十,而在华安里,最便宜只用9块就能吃上一份盖浇饭。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不过,现在的华安里人口,已没有当年多了,许多房屋和门面都空置着,似乎都等待着拆迁。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由于地铁12号线规划建设,要在华安里附近修建地铁复兴村站,江汉区人民发布《土地征收启动公告》,对华安里房屋征收工作已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启动。


此次拆迁,被拆迁户数约407户,被拆迁房屋总建筑面积约248871.48平方米,平均下来户均拆迁面积600多平。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但华安里由于面积太大,涉及房屋众多,想要全部拆完需要很长时间,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华安里依旧将存在。


02.IN WUHAN

消失的小何西村


位于洪山区雄楚大道附近的小何西村,是很多在武汉打拼的人们熟悉的地方,也是很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梦想的出发地。


最多的时候,小何西村有着近5万名租户。村内具不完全统计大约3万到4万人左右,流动人口占全村人口百分之60左右。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里的房子基本上和华安里一样,都是私房,高的有五六层、低的有一两层。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那里真的算比较好的了,那时候一个月三四百块钱的房租,一室一厨一卫,基本生活都能满足。


2018年小何西村就准备动手拆迁,如今基本已全部拆光,从当年的照片就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有多热闹。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而在小何西村的原址上,也将盖上新的还建房。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03.IN WUHAN

红霞村集体改造蜕变


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最偏远的一个村庄——红霞村,实现了当年村账户只有4000元到村集体经济超过20亿元的质变,村民变股民,截至2019年6月,已经发放股民生活费2亿元。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白沙洲大道最南端,与江夏区接壤,便是红霞村。


“红霞村的发展得益于抓住了两个机遇。”8月15日,一见面,红霞集团董事长万建平便开门见山,“一个是黄家湖大学城建设,一个是红霞村纳入了城中村改造范围。”


2002年,村集体账上只有4000元,村干部3年工资没发。之后,随着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701所等大学、科研院所的进驻,黄家湖大学城建设开始,拉开了红霞村发展的序幕。


紧接着,2006年4月,红霞村开始“城中村”改造,拆迁691户,涉及人口2445人。在改造进程中,红霞村依据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政策的规定,成立红霞社区、红霞集团,进行拆湾并居、集体资产量化。


如今,红霞集团的各项目收益可观,现有产业用地面积共计975亩,2018年实现收入12068.89万元,从昔日2.06亿元的资产规模发展至现今的20.57亿元。


在这里,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协会、老年合唱团、农家书屋、健身房、社区LED大舞台、文化长廊、文体活动广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全部免费对村民开放。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04.IN WUHAN

风光村和东湖新村


面朝东湖,背靠珞珈山,200多栋参差交错、色彩斑驳的私房在这里矗立了几十年,这个离“海”最近的村子,被称为武汉版的里约热内卢。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因为离武汉大学很近,很多学生也来此租房。去年单间的出租价格大概在400-700元/月左右,差不多是周边租金的一半。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风光村房屋200多栋,里面曾住着3000多人,除宅基地和水面及沿湖岸少量土地之外,无其他可用之地,村内资源极为贫乏。


由于村民及外来人员的无序经营,风光村一度是东湖风景区内整治的重点,这里曾经也进行过多次整改,特别是2018年7月,东湖风光村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整治,使其恢复“原始风貌”。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2019年,东湖风光村就正式进入拆迁改造阶段。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在卫星地图上看,这里现在还有不少未拆迁的私房。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而与东湖风光村相隔不远的东湖新村,如今也还未拆迁,不过内部环境看上去还不错。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而且由于东湖新村位于珞珈山上,因此拆迁后难以用作房地产开发用地,因此拆迁成本高、难度大。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05.IN WUHAN

三环内还有不少待拆迁的城中村


最近四五年的大拆大改,使得武汉三环内的城中村减少了不少,不过目前还尚存一些城中村未拆迁的。


江岸区的淌湖一村、建设新村: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丹水池片还有一大片的私房: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属于黄陂区三环内的滠口新城,还有一大片私房: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洪山北与青山交界处还有尚存着一些少量的私房: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硚口宗关附近还有一小片私房未拆迁: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硚口月湖桥以东,靠近汉江处还有一大片未拆迁的私房: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以下是长堤街现状: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这一次,是你没见过的武汉


写在最后:


2021年8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在这份意见稿中,提出了在城市更新中要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严管大拆大建。


一、严格控制大规模的大拆大建。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宜大于2。


二、严格控制大规模的人员搬迁。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三、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做好中低价位、中小户型长期租赁住房建设,统筹解决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租赁住房问题,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四、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城市记忆。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空间格局和肌理。


由此可见,从此以后,很可能武汉主城区大拆大建的情况将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旧城改造。至于华安里这样至今犹存的城中村,未来的路究竟会何去何从,只能让我们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