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韩复龄在微博发帖说,“断供潮真的来了:2022年刚开年,四大行已经起诉20万断供房主。”

而这还只是四大行,如果算上各种中小型的商业银行,那么断供的业主会更多。
据海豚选房发布的《2021年司法拍卖房行业白皮书》,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司法拍卖不动产挂拍758106套,较2020年底增长了13.2%。
单就成都而言,2021年挂拍量为20023套房源,排名全国第二位。
而法拍房足够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就是起拍价和成交价往往远低于市场。
近日,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成都甚至出现了1元起拍的房源!
1元!多么诱人的价格,那么,这类房产果真是大家想象的馅饼吗?

一元起拍的房子能捡漏?
这套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物业,是一套90.09㎡的清水住宅,市场评估价为988800元,但起拍价仅需1元!
此法拍房源一经上架就吸引了10965人次的围观。

虽然起拍价是1元,但每次加价9000元或整数倍,要参与拍卖还需缴纳15万元的保证金,只支持一笔付清,若没拍到将在竞拍截止后24小时内解冻退还。
据了解,此次被拍卖的标的是新都源上湾国际社区万融城的房产,目前小区二手房挂牌房源在1.1-1.3万的区间。
如果真能1元拿下,那就是躺赚百万!!!

而且,小区的地段还算不错,距5号地铁线廖家湾地铁站直线距离约680米,妥妥的准地铁盘。
可哪会有这种天降馅饼的大好事。
据淘房君在阿里拍卖平台查询到信息显示,所谓的1元起拍的房源基本没有成交的,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撤回。

而且可以发现,这类“1元房”在房源信息上都会注明(刑),说明这些房子都是因为刑事案件被查封。
相比那些因为债务纠纷导致被强制拍卖的房子,这类涉刑房产的风险更大。
所以,千万别被1元起拍给迷惑了!
噱头还是炒作?
涉刑法拍房就是所谓的凶宅吗?
在2020年7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浙江省法院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网络司法拍卖工作规程》中首创“一元起拍”的司法拍卖竞价规则。

自新规出台后,浙江省内所有刑事涉案财物的变现处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拍卖,如房产、机动车、古玩字画等,都是1元起。

而房屋标有“(刑)”字就代表房屋所有人有牵连刑事案件。
但刑事案件种类有很多,刑事案件里包含凶案,但不等于凶案。
虽说法拍房捡漏的机会是有,但是并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住得!
(来源于阿里法拍)
法拍房通常对房源的瑕疵都是简单的描述,对于房屋存在的隐秘或是在是没有显现的质量问题都不会体现,而会标注“竞买人一旦参加竞买或是竞买成功,就是视为接受所有瑕疵”。

(来源于阿里法拍)
比如锦江区国信滨河雅居这套房源,专门标注有租赁,但有的房源是没备注但确实被占有。
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就算被执行人和别人签了5年或是10年的租约,买受人也只能捏鼻子认下来!
拍到房子的人,虽然有了产权证,但始终没办法入住。
之前就有一位成都的购房者吃了这样的哑巴亏!


关于被占有情况,大部分司法拍卖公告里明确表示“法院不负责清场和交付”,就算法院承诺负责腾房,这个过程也是困难重重!

(来源于阿里法拍)
总的来说,法拍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算提前去看了房源,也不能保证原房主是不是存在民间借贷、多方抵押、长期租赁等情况,也不清楚房屋存在什么隐形的瑕疵。
法拍房关联一系列法律程序,要想真正成为这些房产的业主,恐怕并非易事,搞不好会“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