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楼层一户业主激烈反对
电梯无法安装
长沙市开福区税务局宿舍小区建于1999年,都是7层的楼梯房,但没有一栋楼安装有电梯。如今,当年住进这栋楼的职工都已经年老,不少人盼望能安装电梯。
为此,2019年年底,住在5栋6楼的朱先生就牵头组织本单元的居民安装电梯。
“我的两个膝盖都不行了,爬不了楼梯了。我就牵头搞这个事情,一共有14户,10户签字同意。一二楼的我们不要他们出钱,剩余的10户钱都收齐了,还建立了专门的账户。”
在得到了超过三分之二业主的同意后,朱先生就立即向相关部门申请加装电梯,并且还确定了电梯公司,预交了电梯安装的定金。但不成想,中途遭到了其中一户低楼层业主的激烈反对。
“有一户业主就是不同意装,提出一些很无理的要求,要我们补偿他一个车位,还要补偿15万元。他就鼓动其他人也不装,到处闹。我们去街道,他就跑到街道去告状;我们找到区住建局,他就去区住建局告状,反正就是不让搞。”
之后,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反对意见依然强烈,朱先生也心灰意冷,打消了加装电梯的愿望,自己也无奈搬离了小区。
“我们一共交了40万元左右,后来搞不成之后,我就跟财务说把钱都退还给大家,所有的损失我一个人承担。因为我们前期出了设计图纸,给了电梯公司36000元,后来这个钱,我一个人赔了。之后,我就搬走了。”
∨
担心加装电梯影响采光
低楼层业主2次阻工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邻里意见难统一,并不是个案。
今年4月,岳麓区湘卫花苑小区7栋3单元高楼层的业主组织安装电梯,也遭到了低楼层业主的反对。
住在2楼的蔡先生就认为,加装电梯会让低楼层的房子贬值。“四五六层都是同意的,但是一二三层都不同意。本来这栋楼不装电梯之前,3楼最好卖,然后是2楼,1楼。但是你装了电梯之后呢,中介再带人来看房,那人家一看,你这里有电梯,人家肯定买五六楼。那我要卖房子的时候,这一二楼就卖不出去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受损,这让我们怎么接受?”
今年5月,开福区学府华庭小区3栋正在加装电梯,为了争取低楼层业主的同意,高楼层业主提出给一楼业主1万元的补偿,但由于担心加装电梯会影响房屋的使用,一楼业主刘女士拒绝补偿方案,并两次阻工。
“我的房子本来就采光不好,西南面是我主要的采光源,刚好他们要在西南面建电梯,严重影响采光。我让他们从北边建,他们不同意,所以我就阻工了。”
∨
因低楼层业主反对
电梯买回8年却无法安装
雨花区一2002年建的老旧小区,在2013年就把电梯买回来准备安装,但是遭到了低楼层业主的五次阻工,4台电梯至今仍然摆放在小区内无法安装。
业主曹先生说:“我们这房子当时就是设计有电梯,留有电梯井。为什么后来没装呢?我们这是集资房,当时两栋房的集资款要建3栋房,可能费用有限,后来就说电梯不装了。当时还年轻嘛,不装就不装嘛。后来过了10年,年纪就大了,就组织装电梯,一楼就反对,现在我们的电梯买回来放在外面日晒雨淋8年多了。”

▲雨花区一小区买回来的4台电梯 摆在外面8年
住在该小区一楼的业主刘女士也是说出了三条反对意见。“我们的入户门跟电梯门太近了,开门容易碰到人,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第二,电梯跟卧室太近了,噪音太大。第三,就是后电梯厅太窄,16户人家都从我们这里过,肯定不行了。”
∨
部分老旧小区自筹加装电梯资金难度大
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即使顺利地闯过了“邻里意见协调难”这第一关,还面临着资金如何筹集分摊的问题。
业内人士章先生就告诉记者,加装一部电梯,费用不低。“电梯的费用在20万元左右,然后整个钢结构井道或者混凝土井道的费用的话在25万元到28万元之间,一共40多万。”
目前,除了政府的补贴之外,加装电梯还有大部分的费用需要业主自筹。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牛角塘社区工作人员曾所宜就认为,对于那些从破产企业退休的老人而言,自筹资金有困难。
“因为退休工人的退休工资不高,平均两三千一个月,年纪大了,还要吃药,没剩下多少钱。装部电梯至少要40万元,刨除政府补贴的费用,剩余的30多万元还是要居民自己出,像我们这六楼,一二楼不出钱,剩余的8户要分摊30多万元,还是有点难度。”

▲岳麓区枇杷塘小区 老人在爬楼
同样因为自筹资金困难而未能装上电梯的还有岳麓区的枇杷塘小区,小区有14栋楼,大部分是六层楼,尽管老年人很多,但是由于80%的小区居民为破产企业职工,退休工资低,他们很难负担得起安装一部电梯的费用。
业主黄谷云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爬楼就比较困难,所以希望装电梯,但是装电梯的费用不低,而我们这里大多都是破产企业职工,退休工资不高,承担这笔费用比较困难。”
而即使居民有能力承担加装电梯的费用,如何分摊又是一个大问题。
按照常理而言,楼层越高的业主对电梯的需要程度和使用率越高,楼层越低的业主需要程度越低。因此,分摊费用的比例往往随楼层高度递增,但具体如何递增才公平?每个人仍有不同的想法。
曾经组织小区安装电梯的左先生愿意按一定比例分摊费用,并且同意一楼业主不出钱,但是左先生的爱人周阿姨却持反对意见。
“一楼也要一样的出钱。现在看这些1楼的人不到顶楼去,但是有了电梯之后,他就会天天往楼上跑,去顶楼晒衣服、晒菜,比我们5楼的还跑得多一些。而且今后如果推行屋顶花园,屋顶菜园的话,他们最喜欢跑到楼上去栽花种菜。”
记者:海洋、实习生杨巧玲、钱安阳
制作:高鹏飞、实习生钱安阳
编审:王湘学、蒋岚、徐神